一、课程定位:从0到1构建珠宝设计核心能力
对于想踏入珠宝设计领域却毫无基础的学习者而言,系统掌握金工制作技能与创意思维是入门的关键。本课程正是衔接高阶作品集辅导的重要过渡环节,专为零基础学员量身打造。区别于零散的技巧教学,课程采用「技能夯实+思维培养」双轨模式——前半程聚焦金工工具使用、金属加工等实操技能,后半程通过案例解析激发创意思维,确保学员既能熟练操作工具完成基础制作,又能建立独立设计的思维框架,快速适应后续高强度的作品集创作需求。
二、谁适合学?精准匹配学习需求
课程主要面向两类人群:一类是对珠宝设计抱有热情的高中生,无论是为未来升学积累专业背景,还是单纯想探索兴趣领域,本课程都能提供从认知到实操的完整入门路径;另一类是跨专业学习的低年级学生,这类学员通常具备一定艺术基础但缺乏珠宝设计专项技能,课程通过「工具认知-基础操作-创意应用」的渐进式教学,帮助其快速补足专业短板,缩短转轨适应期。
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即使完全没有接触过金属加工或设计软件,只要愿意投入时间练习,都能通过课程掌握核心技能。教学团队会根据学员进度调整指导节奏,确保每个操作环节都能扎实掌握。
三、课前准备:建立基础认知框架
正式进入实操学习前,1小时的课前预热环节至关重要。这一阶段不会涉及复杂操作,而是通过互动讲解帮助学员建立三方面认知:
- 「什么是珠宝设计」:从传统工艺到现代设计的演变,解析珠宝作为「可佩戴的艺术」的独特属性;
- 「学什么内容」:拆解金工制作、宝石镶嵌、设计绘图等核心模块,明确本课程在整体学习路径中的位置;
- 「未来方向」:涵盖独立设计师、品牌珠宝师、定制珠宝顾问等职业场景,结合行业案例说明技能应用价值。
通过这一环节,学员能更清晰理解「为什么学」和「学完做什么」,避免后续学习陷入盲目操作的误区。
四、核心模块:金工基础技能深度解析
(一)金工工具认知与基础操作(2小时)
珠宝制作的步,是与工具「建立默契」。本课时会逐一介绍金工常用工具:从平嘴钳、圆嘴钳等基础夹持工具,到剪钳、刻刀等加工工具,再到焊枪、火枪等特殊设备,每个工具都会讲解三个关键点:
- 「名称与功能」:例如平嘴钳用于夹持金属片,圆嘴钳用于弯曲金属丝,剪钳分斜口剪、直口剪,分别适用于不同厚度金属的剪切;
- 「操作规范」:强调安全使用要点(如焊枪的气体调节、刻刀的握姿)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工具损坏或受伤;
- 「实践应用」:通过「金属丝弯圈」「金属片剪裁」等小任务,让学员在操作中熟悉工具特性,例如用圆嘴钳制作戒圈时如何控制弯曲弧度。
本课时结束后,学员需完成「基础工具使用考核」——独立用指定工具完成一枚简单金属胸针的框架制作,确保能准确识别并规范使用各类工具。
(二)金属焊接工艺实战(2小时)
焊接是珠宝制作中连接金属部件的核心工艺,直接影响作品的结构强度与美观度。本课时将分三步拆解焊接技术:
步:金属特性认知。先学习常见金属(如925银、紫铜、黄铜)的熔点与物理特性——例如银的熔点约960℃,铜的熔点约1083℃,不同金属的焊接温度与助焊剂选择会有差异;同时了解退火(消除金属内应力)、淬火(增加硬度)等预处理工艺的作用,为焊接做好准备。
第二步:焊接操作流程。从「清洁金属表面(去除氧化层)→ 固定焊接位置(用焊夹或耐火砖)→ 涂抹助焊剂(帮助焊料流动)→ 加热焊接点(控制火焰温度)→ 添加焊料(选择与母材匹配的焊片)→ 冷却清洗」,每个步骤都配合实物演示,学员跟随操作并记录关键参数(如银焊的加热时间约15-20秒)。
第三步:专项练习与问题解决。学员需完成「金属片拼接」「金属丝交叉焊接」「戒指接口焊接」三个任务,过程中常见问题(如焊料不流动、焊接点发黑)会通过现场指导解决——例如焊料不流动可能是因为温度不够或助焊剂涂抹不均,发黑则可能是加热过度导致金属氧化。
本课时结束后,学员需提交一枚焊接完整、无明显瑕疵的金属戒指,作为工艺掌握的验收标准。
五、课程价值:为后续学习铺就扎实阶梯
完成本课程后,学员将获得两大核心能力:一是「金工操作硬实力」——能独立使用工具完成基础珠宝部件制作,掌握金属焊接、剪裁等关键工艺;二是「设计思维软实力」——通过实操过程中的创意小任务(如用剩余金属片设计一枚胸针),初步建立从想法到实物的转化能力。
这些能力将直接衔接后续的作品集辅导课程。例如在制作系列珠宝时,学员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熟悉工具,可将更多精力投入设计概念深化与工艺创新,显著提升作品集的完成效率与质量。
对于想快速入门珠宝设计的零基础学员而言,这门课程不仅是技能的起点,更是打开专业大门的钥匙——当你能熟练用焊枪连接金属丝,用刻刀在银片上雕出花纹时,那些曾停留在脑海中的设计灵感,终将变成可触碰的艺术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