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+4高本贯通班:打通中学到本科的成长通道
针对应届初中毕业生,上海大同申洋学校创新推出"2+4高本贯通培养模式"。这一模式将人才成长周期分为两个关键阶段:前两年以高中文化课程为核心,同步融入大学衔接课程;后四年直接升入本科阶段,专攻专业课程学习。
高中文化课程设置覆盖全面,包含语文、数学、历史、政治、化学、物理、地理、英语等基础学科,为学生筑牢知识根基。与之配套的大学桥梁课程则聚焦多元能力培养,形体、钢琴、素描、色彩等艺术素养课程,结合硬笔书法、手工等实践类科目,以及微积分入门、文学与写作、学习规划等学术预备课程,从审美能力、动手实践到学习方法,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。
完成高中阶段学习后,学生将在学院升学指导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协助下,结合自身兴趣与能力选择大学专业。学院承诺为高本贯通班学生提供直升保障,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进入理想专业继续深造。本科阶段学习结束且考核合格者,可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(教育部统一电子注册,学信网可查),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还将授予学士学位。
从外语人才到应用型人才:三十年办学方向的战略升级
上海大同申洋学校自1993年创办以来,历经两个重要发展阶段。创办初期的十年(1993-2003年),学院聚焦外语人才培养,累计输送超4万名学生赴日本留学或进入外资企业。这些毕业生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与专业素养,获得日本领事馆高度认可,在教育界形成广泛影响力。
2003年起,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需求,学院主动调整办学方向,转向培养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。目前开设的二十余个专业中,多数瞄准企业紧缺岗位,其中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尤为突出。前几届毕业生中,大量学生进入美国沃尔玛、法国家乐福等国际知名连锁企业,用实际表现验证了人才培养的精准性。
面对国内连锁行业的蓬勃发展与管理人才缺口,学院领导层明确将"打造上海乃至全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基地"作为核心目标。这一战略定位不仅契合市场需求,更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稳步推进。
产教融合与多证培养:构建竞争力的双重保障
为实现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目标,学院从三个维度构建特色培养体系。首先是深化校企合作,作为上海连锁经营协会会员单位、《上海连锁经营》杂志理事单位、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会员及《连锁经营管理》专业自考助学主办单位,已与十余家大型连锁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,在定向培养、课程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协同。
其次是创新培养方案,提出"一专多能"与"一张文凭,多张证书"的培养目标。学生在获得正规大专或本科文凭的同时,需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,如连锁经营管理师、市场营销师等,切实提升岗位适配能力。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建的多个实训基地,为学生提供为期半年的实战实习机会,通过真实工作场景演练,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。
数据显示,通过这一培养模式,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转正率超过90%,真正实现"人人有岗位、个个能"的培养承诺。
规范管理与素质教育:铸就人才培养的坚实根基
上海大同申洋学校始终以"办学严谨、管理规范"为立校之本。学院高层领导多为曾在上海教委、高校任职的教育工作者,拥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与清晰的办学理念。在日常管理中,学院建立了涵盖教学、学生、后勤等多维度的规范制度,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。
除专业能力培养外,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整体素质提升。通过系统规划的素质教育课程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,如学术讲座、社团活动、志愿服务等,全面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、团队协作精神与社会责任感。针对优秀学生与学生干部,学院设立专项奖学金,激励学生在学业与综合能力上全面发展。
这种"专业+素质"的双轨培养模式,使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岗位技能,更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,在市场中形成显著竞争优势。
行业认可与社会声誉:用实力赢得多方赞誉
上海大同申洋学校的创新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成果,获得部门、行业协会及企业的高度认可。上海市经委、教委、商业协会、连锁经营协会等相关部门多次对学院的办学成果给予肯定;在上海首届"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高峰论坛"上,学院的人才培养经验更成为业内讨论的焦点,得到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的一致好评。
从外语人才输出到应用型人才培养,从单一课程设置到产教融合体系构建,上海大同申洋学校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以学生成长为核心,在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不断突破创新。未来,这所充满活力的院校将继续深耕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,为更多学生铺就通向职业成功的坚实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