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060-0103
随着VR/AR技术在游戏、文旅、教育等领域的深度渗透,市场对次世代模型师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。次世代模型以高精度、高细节、强真实感为核心特点,是支撑VR交互体验的关键技术环节。据《2024数字内容产业人才报告》显示,VR次世代模型师岗位平均薪资较传统3D建模岗位高出35%,但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仅占从业者总数的18%,技术型、实战型人才缺口尤为突出。
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不同学习背景的技术需求,主要面向三类人群:
区别于常规3D建模培训,课程从内容深度到保障构建了完整的优势体系:
课程以"培养能独立完成VR项目的模型师"为目标,覆盖Substance Painter材质绘制、ZBrush拓扑优化、Unity3D场景融合等企业高频技术点。例如在贴图环节,不仅教授传统次世代流程,更重点讲解基于PBR(物理渲染)的现代材质制作方法,确保学员技术与行业前沿同步。
从阶段的道具模型制作到第四阶段的VR项目落地,每个学习模块均配套真实商业项目。例如在Q版场景建筑制作阶段,学员需完成某知名IP手游的虚拟街道建模;在AR类项目制作阶段,将参与教育类AR应用的3D模型开发,所有成果均可纳入个人作品集。
课程设计遵循"软件基础→流程掌握→精度提升→项目融合"的递进逻辑。先通过Maya、3ds Max等工具打牢建模基础,再深入次世代制作流程理解,接着用ZBrush提升模型细节,最后在Unity引擎中完成场景搭建,确保技术学习环环相扣。
授课讲师均具备5年以上VR/游戏项目经验,部分参与过《XX元宇宙》《YY VR游戏》等头部项目的模型制作。课堂中不仅讲解操作技巧,更会分享"如何与主美沟通需求""项目排期管理"等职场实用经验,帮助学员缩短企业适应期。
除模型制作外,课程特别加入Unity3D引擎基础、开发流程学习。学员不仅能输出高精度模型,还能掌握模型在引擎中的优化、灯光调试等技能,这种"模型师+引擎基础"的复合能力,正是企业招聘时重点关注的"加分项"。
依托行业合作资源,课程提供"作品优化-企业内推-面试辅导"全流程服务。更设置7天免费试学机制,学员可亲身感受教学模式后再决定;对于符合条件的学员,签署协议可享学费退还政策,真正实现"学习无风险"。
课程总时长约100天(根据班型浮动),按技术难度和应用场景划分为四大阶段,每个阶段均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成果要求:
重点掌握Maya、3ds Max等主流建模软件的核心操作,完成从"工具认知"到"独立建模"的跨越。具体学习内容包括:
阶段成果:提交包含5件道具模型、2组Q版场景、1组写实场景的作品集。
深入次世代模型制作核心流程,掌握从高模到低模的烘焙技巧,以及材质贴图的精细绘制:
阶段成果:完成1套次世代角色/场景模型,包含完整的高模、低模及PBR贴图包。
通过ZBrush提升模型细节精度,并初步接触Unity3D引擎的场景融合技术:
阶段成果:输出1组ZBrush精雕模型(含高模、低模、贴图)+1个基础Unity场景。
模拟企业真实项目环境,完成从需求分析到成果交付的全流程实践:
阶段成果:提交3个完整项目案例(含模型文件、贴图包、引擎工程),作为核心作品。
为满足不同学员的时间需求,课程设置周末业余班与全日制脱产班两种班型。周末班每周六日集中授课,适合在职学习者;脱产班周一至周五全天学习,适合时间充裕的应届生或转行人员。
针对学习效果保障,课程提供"免费重修"服务——若因特殊原因未掌握阶段内容,可申请随下一期班级免费复训;同时设置7天免费试学期,学员可通过试学课程体验教学风格、师资水平及项目难度,再决定是否正式报名。
在VR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,次世代模型师已从单纯的"技术执行者"转变为"体验创造者"。这门课程不仅你如何制作高精度模型,更会培养你对VR交互逻辑的理解、对用户体验的把控,以及与策划、程序、美术团队的协同能力。无论是入职游戏公司、VR内容开发企业,还是成为自由职业者,这些能力都将成为你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
如果你正寻求在VR领域的技术突破,或希望进入高潜力的数字内容行业,这门覆盖"技术+流程+行业"的次世代模型师培训,或许就是你职业升级的关键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