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我校力争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综合性营养健康服务机构
  • 让健康很容易,让中国人更健康.健康就是力量。
  • 我校汇聚了国内外的营养健康领域专家、教授

400-060-0103

改善睡眠的天然选择:四种水果的科学助眠指南

来源:上海普为营养学院 时间:05-18

改善睡眠的天然选择:四种水果的科学助眠指南

失眠调理新方向:天然水果的助眠潜力

据统计,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,辗转反侧的夜晚不仅影响次日精神状态,长期更可能引发代谢紊乱、免疫力下降等问题。多数人反应是依赖助眠药物,但"是药三分毒"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。上海普为营养学院通过多年膳食营养研究发现,部分常见水果因富含特定活性成分,能安全有效地辅助改善睡眠——这正是我们今天要重点探讨的四种"天然助眠果"。

种:葡萄——褪黑素的天然来源

提及葡萄的营养价值,人们常想到维生素C或抗氧化物质,却较少关注其与睡眠的关联。最新研究证实,葡萄是少数天然含有褪黑素的水果之一。褪黑素由大脑松果腺分泌,直接参与人体昼夜节律调节:夜晚分泌量升高时,会传递"该休息"的信号;清晨分泌减少则唤醒清醒状态。

对于睡眠周期紊乱者(如倒时差的上班族、夜间易醒的中老年人),每天下午或睡前1小时食用100-150克葡萄,能帮助补充外源性褪黑素。值得注意的是,发酵后的葡萄酒因酒精促进吸收、抗氧化成分保留等原因,褪黑素生物利用度可能更高,但需控制饮用量(建议不超过50ml/晚),避免酒精干扰深度睡眠。

第二种:香蕉——复合助眠成分的"小能手"

作为"便携水果"代表,香蕉的助眠能力常被低估。其果肉中同时含有三种关键成分:色氨酸、镁元素和钾离子。色氨酸是合成血清素(快乐激素)的前体物质,血清素进一步转化为褪黑素;镁元素能放松肌肉和神经,缓解因紧张导致的入睡困难;钾离子则有助于调节血压,稳定夜间心血管状态。

营养学家建议,易因压力失眠的人群可将香蕉与温牛奶搭配食用——牛奶中的钙能促进色氨酸进入大脑,二者协同作用可提升助眠效果。需注意香蕉含糖量较高(约22g/100g),糖尿病患者需控制单次食用量(建议半根/次)。

第三种:大枣——传统养生中的"安神果"

在中医典籍中,大枣早有"补脾胃、安心神"的记载。现代营养学分析发现,其果肉含有的环磷酸腺苷(cAMP)是关键助眠成分,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;同时富含的铁、锌等微量元素可改善因贫血或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睡眠浅、易醒问题。

具体食用方式可灵活选择:干燥的红枣可泡水(5-8颗/杯,煮沸10分钟),更易释放有效成分;鲜枣直接食用(建议10-15颗/晚)口感更佳。需注意鲜枣维生素C含量极高(约90mg/100g),但膳食纤维较粗糙,肠胃虚弱者建议蒸熟后食用。

第四种:奇异果——多维营养的睡眠调节专家

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曾开展一项针对50名失眠者的对照研究,结果显示连续四周每天食用2颗黄金奇异果的参与者,入睡时间缩短35%,睡眠质量提升40%。这得益于奇异果的"营养组合拳":每100克果肉含312mg钾(调节神经传导)、17mg镁(放松肌肉)、92mg维生素C(抗氧化,减少压力激素分泌),更含有其他水果少见的血清素前体物质。

食用时建议选择成熟但未过软的果实(捏起来略有弹性),因过度成熟会导致维生素C流失。对猕猴桃过敏者需谨慎,初次尝试可先食用1/4颗观察反应。

科学食用提示:化水果助眠效果

虽然四种水果具备助眠潜力,但食用时间和搭配仍需注意:建议在睡前1-2小时食用,避免因胃部消化负担影响睡眠;避免与咖啡、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同食;对于长期严重失眠者(如每周失眠超过3次、持续3个月以上),水果仅作为辅助手段,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。

上海普为营养学院提醒,改善睡眠是系统性工程,除饮食调理外,保持规律作息、适度运动(如傍晚散步30分钟)、营造黑暗睡眠环境(使用遮光窗帘)等都能提升整体效果。将天然水果融入生活习惯,配合健康作息,才能真正实现"自然好眠"。

课程导航
校区导航
0.028720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