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同等学力研修:在职提升的专业选择
院校背景:百年师范积淀的心理学学科实力
西北师范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西迁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,历经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、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等阶段,1988年正式更名为现名。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十四所高校之一,学校是国务院首批具备学士、硕士、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,现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、10个一级博士点及31个一级硕士点,学科体系完善度在西北地区师范类院校中位居前列。
心理学作为该校传统优势学科,自建校初期便开设大量心理学课程。1992年起,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连续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;2005年获批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;现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。学科建设过程中,团队在儿童心理发展、教育心理干预等领域积累了丰硕成果,多项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、省级科研奖励,为研修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。
培养目标:打造复合型心理学专业人才
本研修课程以培养"理论扎实、技术过硬、适应多元场景"的心理学专业人才为核心目标。要求学员系统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,具备以下能力: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,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简单编程,通过网络独立检索学科前沿信息;同时注重综合素质培养,强调健康体魄与良好职业道德的塑造。
毕业学员可在多领域发挥专业价值:科研院所从事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,各级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心理指导,企业参与员工心理管理与用户行为分析,行政机关承担社会心理服务等,职业发展路径多元。
六大核心优势:保障学习效果的关键支撑
1. 灵活入学机制: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(含境外认证学历),获学士学位满3年或已取得硕博学位者均可申请,采用"先学习后考试"模式,为备考留出充分准备时间。
2. 完善学位体系:依托学校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、10个一级博士点及9个博士后流动站,形成"学士-硕士-博士"贯通的培养链条,为学员后续深造提供便利。
3. 优质师资力量:授课团队包含67人次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及184人次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,既有深耕学术的教授,也有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,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。
4. 强劲科研实力: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30余项,涵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、全国"五个一工程"奖等,科研反哺教学,学员可参与部分课题研究,接触前沿成果。
5. 国际交流资源:与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、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,开展学生联合培养、教师互访等项目,优秀学员有机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。
6. 社会服务平台:学校立足西北区位优势,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,通过智库建设、教育培训等途径拓展社会服务,学员可参与实践项目,积累行业资源。
课程体系: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块化设计
课程设置兼顾系统性与灵活性,分为必修、选修及荣誉课程三大模块,总学分满足同等学力申硕要求。
必修课程(夯实理论基础)
-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
- 外国语(强化专业文献阅读能力)
-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(培养科学思维)
- 理论心理学、心理学研究方法(构建学科认知框架)
- 高级心理统计与测量、心理学理论研究与进展(掌握量化分析工具)
- 发展心理学专题、教育心理学专题(聚焦核心研究领域)
- 导师专题课(个性化指导研究方向)
选修课程(拓展专业边界)
- 文化心理学专题、人格心理学专题(探索多元心理现象)
- 学习心理专题、生涯管理与辅导(服务教育实践)
- 犯罪与司法心理学研究、心理咨询与治疗(延伸应用场景)
-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、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(强化实操技能)
- 语言能力提升课程(补充跨文化交流工具)
荣誉课程面向表现优异学员开放,内容涵盖前沿课题研讨与学术论文写作指导,为后续申硕及科研发展奠定基础。
报考指南:从条件到学习的全流程说明
基本报考条件
需同时满足:拥护宪法且品行端正;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满3年(含境外认证学历),或已取得硕博学位;具备一定专业基础,在教学、科研、管理等领域有实际业绩。
报名材料要求
需提交身份证、学位证、毕业证原件扫描件(PDF格式),以及蓝底电子证件照(JPG格式,尺寸1寸)。具体报名截止时间以学校当年通知为准,建议提前1-2个月准备材料。
学习安排与证书
学习模式:采用在职不脱产形式,面授课程集中在寒暑假或周末,网络课程可随时回看,兼顾工作与学习。
学制与考核:标准学制2年,修满规定学分且课程考核合格者,颁发西北师范大学项目结业证书;符合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规定》的学员,可申请参加全国统考,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。
选择依据:为何选择西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修?
在心理学在职教育领域,西北师大的独特优势体现在:其一,学科历史积淀深厚,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作为省级重点学科,研究方向与教育实践高度契合;其二,教学资源丰富,师资团队既有学术权威又有一线经验,课程内容紧跟行业需求;其三,学习模式灵活,面授+网络的组合解决了在职学员的时间矛盾;其四,学位认证含金量高,结业证书与硕士学位均获国家认可,助力职业晋升与学术发展。
对于希望在教育、心理服务、企业管理等领域深入发展的在职人员而言,这一课程不仅是知识的补充,更是打开专业发展新空间的钥匙。